时间:2022-10-07 19:37:46 | 浏览:3411
图片来源:忻州古城
忻州当选全国文明城市,忻州古城、云中河文旅地标熠熠生辉 ,“杂粮之都”“温泉之都”等品牌蜚声海内外,“心灵之舟”的城市形象深入人心……
回眸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忻州文旅深入实施“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坚持空间统筹布局、资源统筹利用、产品统筹开发、品牌统筹建设,持续提升忻州文旅在山西的贡献度、引领度,努力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中发挥先行、示范、节点作用。
这五年,战略性支柱产业更加突出。2017年2月28日,忻州文化旅游产业改革发展大会召开,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分析现状,指明今后改革发展奋斗目标,首次提出全力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全力打造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快忻州由文化旅游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产业强市转变,奋力开创全市文化旅游产业改革发展新局面。2020年山西旅发大会花落忻州,这是加快忻州文旅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忻州坚持做优存量、做大增量、做强变量,从恢复保护一新的忻州古城到水波潋滟的云中河公园;从风光秀美的五台山到气势磅礴的“三关”长城;从华北绿海芦芽山到奔腾不息的浩浩黄河……一场诗与远方的文旅盛宴拉开帷幕。2021年,忻州古城在春节期间接待客流量达到全省第一,人们的幸福感成色更足,一度成为忻州文旅现象。
这五年,全域旅游画卷徐徐铺展。全域旅游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忻州开拓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当地高度重视,改变过去就景区抓景区、就城市抓城市的旧理念,代之以把一座城市,也就是整个忻州市,全部都当作一个旅游整体来规划和建设。借助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借助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借助忻州古城恢复保护活化,一场以建设忻州城区旅游目的地的战役打响了,为增强忻州文化影响力、旅游吸引力、产品供给力、产业竞争力一体驱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启了大幕。无疑,忻州古城成为盘活全局的重要一环。忻州古城的恢复保护活化,不仅仅是单纯修复局部的文保单位,也不是走门票经济,而是把全域忻州古城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产业升级的平台、招商引资的枢纽、经济发展的高地。
这五年,赋能乡村振兴趟出新路。一直以来忻州在顶层设计、产业规划、资源整合、品牌打造等方面积极“破题”,深度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积极培塑红色品牌,探索红色文化旅游发展路径,打造岢岚红色文化旅游新高地。2017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岢岚县东川的宋家沟考察。宋家沟是岢岚县易地扶贫搬迁的8个集中安置点之一。当时,安置移民的新房已经建好,大家正在陆续搬迁。“请乡亲们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深深刻在宋家沟人的心底。宋家沟甩开膀子,乡村游异军突起。典型的晋北民居村貌,吸引来各地的游客,3年时间,宋家沟一口气摘下国家3A级景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诸多荣誉。眼中的绿水青山成了宋家沟人握在手里的金山银山。
这五年,本土文脉辨识度极为鲜明。忻州加快构建全域性、整体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出台了《忻州市长城保护条例》长城博物馆已经立项正在建设当中。出台了《忻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大量寺墩遗址、古式民宅入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代县成为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此时,活力山西正在奏响转型发展的新乐章,提出了做好黄河、长城、太行山三篇旅游大文章,同样也为忻州创造了重新调整接轨的历史机遇。忻州举办“长城博览在山西、精品揽要在忻州”旅游推介会和“黄河风情”文旅摄影展、神秘太行等您去探索等多层次、多形式、多业态的配套活动,力求形成多措并举、上下联动、协同配合的良好氛围。黄河浩荡,长城绵延,太行巍巍。这里奇洞惊世、雄关伟峙、名山有灵,这里古城含韵、温泉怡神、杂粮养人,这里人文荟萃、民风古朴、故事精彩……踏进忻州的山、水、关、城,寻找远古记忆,您一定会得到灵魂的洗礼、精神的沐浴和生命的升华。“忻州——心灵之舟”推广语引起轰动效应。
这五年,京津冀一体化全面融入。根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山西融入京津冀,太原、忻州受益最大!忻州在京津冀多维度、精准化打通渠道,开行“心灵之舟”冠名列车,在《环球时报—环球网》设专栏,在北京旅游网、北京地铁灯箱、公交巴士车身、河北高速公路服务区等持续投放忻州旅游形象宣传产品,在天津召开忻州旅游推介会,组织长三角上百家旅行社推广、销售忻州线路产品。忻州用好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立足国际化新坐标、京津冀新格局,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全力打造最具潜力的文旅新增长极,集聚最具代表性的新型文旅业态,塑造最具辨识度的城市文脉标识,铸就最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气质,充分释放城市魅力磁场,持续升华忻州文旅价值!这五年,注定是忻州不平凡的五年。大风起兮云飞扬,文旅融合写新篇,忻州必将绘出浓墨重彩的文旅图景。(文:米广弘 忻州市人才办重点联络成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者按:九曲黄河,奔腾向前。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大局所指、中心所在,就是政协所向。近年来,省政协持续围绕这一重大议题深入调研、协商议政。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卢松 通讯员 潘泽豫“以盐强县、以农富民、以文增信”,综合实力大幅提升;5.07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实现脱贫,是全省首个脱贫摘帽的省定贫困县;贾湖文化、舞阳农民画、古色文化、红色文化“四张名片”越擦越亮,文旅融合全面发力;“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孟向东 曾倩 通讯员 曹 飞金秋九月,秋风送爽,在南阳市卧龙区卧龙岗文化园一期建设工地,工人们再为最后的“十一”开园奋力冲刺,力争在十一国庆为广大游客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卧龙岗文化园。此外,该区围绕卧龙岗文化园“吃住游玩行”
来源:阳泉日报荫营公社办公旧址、精美的雕花影壁、古老的民居院落……临近春节,位于郊区荫营镇上荫营社区的荫营古镇项目施工现场,那些定格在旧照片中的景象不少已经得以复原。“眼下,荫营古镇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基本完工,红色文化展区、会议培训中心、特色
编者按: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菏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全面展示2021年菏泽市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大众网·海报新闻联合菏泽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共同推出“美在菏泽·2021菏泽经济社会发展巡礼”,
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忻州市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忻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 《忻州市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2年)》已经市
据“山西组工”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共山西省委决定:郑连生同志任忻州市委书记;李俊明同志不再担任忻州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据中国经济网地方党政领导人物库资料显示,郑连生,1965年4月生,2012年起任忻州市市长。李俊明,1960年4月生,
忻州市忻府区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指挥部关于调整“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范围的通告(2022年第12号)根据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以及全员核酸检测情况,现对忻府区“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范围进行动态调整,调整情况通告如下:一、调整时间2022
忻府区,隶属于山西省忻州市。地处晋西北交通枢纽中心,素有“三关总要”“晋北锁钥”之称。东连定襄县,南靠阳曲县,西邻静乐、宁武,北依原平市。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43公里,总面积1986.529平方公里。地形西高东低,南、西、北三面环山,东部
近年来,神木市主动求变,攻坚克难,克服多重不利因素,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引进社会力量,提升老景区,发展新景点,通过激活历史文化资源、修复完善自然生态资源,成功打造了一大批特色鲜明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